文章来源:发布日期:2025-04-20
2025年4月10日,闫家渠煤矿响应上级部门号召,组织技术骨干团队参加"百嘎丽"中国科学院科普专家鄂尔多斯行伊金霍洛旗站活动,以实际行动落实《内蒙古自治区取用水领域信用评价工作方案》要求,展现能源企业在水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中的责任担当。
科普赋能:构建科学用水管理体系
活动期间,中科院专家围绕 "矿区水资源循环利用"" 地下水保护技术 " 等主题展开专题讲座,结合《黄河保护法》《地下水管理条例》等法规要求,详细解读取用水计量设施规范安装、计划用水管理等实操要点。闫家渠煤矿代表现场与专家互动,就矿井疏干水回收利用、取水许可证延续办理等具体问题进行深入交流。
"通过这次科普,我们对信用评价体系中的 ' 安装合格计量设施 '' 建立用水统计台账 ' 等指标有了更系统的认识。" 煤矿生产技术部负责人表示,企业将参照《取用水领域信用评价指标及标准》,重点推进三项工作:一是在 6 月底前完成全矿区计量设施智能化改造,实现取用水数据实时上传至水资源信息化平台;二是建立覆盖生产、生活用水的原始记录台账,确保每月用水数据精准可溯;三是结合鄂尔多斯市节水行动目标,制定 2025 年矿井水重复利用率提升至 85% 的专项计划。
对标新规:夯实信用管理基础
作为伊金霍洛旗取用水户,闫家渠煤矿主动对照《内蒙古自治区取用水领域信用评价工作方案》开展自查自改,节水成效显著。
"信用评级直接关系到取水许可延续和政策扶持,我们必须变被动监管为主动合规。" 煤矿安全矿长介绍,企业正按照 A 级信用标准完善管理体系:在取水许可方面,严格执行 "三同时" 制度,确保新建工程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投用;在计量管理方面,针对煤炭开采等不同用水环节分类安装计量设备,委托第三方机构每季度开展检定;在计划用水方面,结合自治区下达的年度用水指标,细化各生产环节用水定额,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考核。
政企协同:共筑水资源保护防线
此次科普活动是鄂尔多斯市推动 "信用评价 + 科普教育" 双轮驱动的重要举措。通过将《内蒙古自治区公共信用信息目录》《失信惩戒措施清单》等政策解读融入科普内容,引导企业理解 "守信多受益、失信难发展" 的管理逻辑。
闫家渠煤矿的实践是鄂尔多斯市能源企业落实水资源管理的缩影。数据显示,全市煤炭行业 2024 年再生水利用量较上年增长 30%,超计划用水企业数量下降 40%,信用评价体系正成为推动企业节水转型的重要引擎。随着 "百嘎丽" 科普活动的持续推进,越来越多像闫家渠煤矿这样的企业正从 "用水大户" 向 "节水标杆" 转变,为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。
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科普学习,更是一次落实水资源管理的动员。闫家渠煤矿负责人王杰表示,将以信用评价为抓手,持续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,力争 2025 年信用评级提升至 A 级,为地区绿色发展交出优异答卷。